鸿钧道:“东土未有此先例,不知可否。且妖界尚存不过数千人,西方却以数百万计。你可用招妖幡召来妖族,数百年之后,母子二人或可再度聚首。”
真石道:“谢过老师。弟子自当勤加修炼,早日勘破鸿蒙,以迎娘亲。”
鸿钧道:“中原王朝,自汉代起,施行的便是外儒内法。你当取人界之长,补妖界之短。供奉曌母,以为界中正神,一统妖界,以收妖心。再将你所想所得,编练成册。待你设立学宫,便可以此为凭,行教化之事。”
“一人所知,毕竟有限。还当以史为镜,以知兴衰。”
真石道:“弟子十二岁时方得启蒙,所读不过【三字经】,【千字文】。胸无点墨,所知甚少。日后自当手不释卷,熟读史书。”
鸿钧道:“身为一界之主,一教之尊,读书自是应该。可也得看是怎么个读法。”
真石道:“还请老师明示。”
鸿钧道:“你若只把史书当作消遣,某年某月某人,做了何事,哈哈一笑,如过耳清风,全不在意,虽也是读了,却是读的法子不对,毫无裨益。”
“你若把自己当作书中那人,身处他之境地,想他所想,他为何要如此做,做了有何好处,不做有何坏处。换作是你又当如何。”
“汉武帝临终前下旨赐死钩弋夫人,那时钩弋夫人不过与你一般年纪。你可知武帝为何下此毒手?若换了你是武帝,香桃换做是那钩弋夫人,你可下得去手?”
“只此一例。望你勤勉有加,却不只在修道上。史书所载,乃是他人生平经历。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历朝历代,帝王将相,名人异士,何止千万。他们生前生后之事,俱可为你所用。如此才可古为今用,增益你所不能。”
真石忽觉心中透亮,说道:“丞相生前曾对弟子说过,要置于他人境地,思他人所思,虑他人所虑。听老师如此一说,这道理仿佛是相通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