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来不能当英雄,因为我们也不是英雄。
李安默默的点燃了一根香烟,这一次的案子争议很大,很多学生表示不理解,因为李安用的是偏门方法,是不被警察允许的。
“学长,我很好奇,为什么你会选择用假的证据?”
李安道:“我没用假的证据呀,证据是真的,只是不是这个案子的,我从别的案子拿过来的,随手丢在了桌子上,我可没说,这些证据就是那家伙的,我只是说,看吧,这些就是我们拍摄下来的,我似乎没说谎吧?”
好像是这样的?
李安继续道:“这就是一个心理博弈的东西,在行业里面是很有意思的行为,比如,你去面试,签订合同的时候,我想你们是不会认真的去看合同吧,一步步的认真看,一点点的检查合同里面的不适合的条款,最后换来的结果估计也是得不到工作。”
李安笑了笑道;“这就是人的一种惰性,对文字的惰性,就像你们看一样,压根不会全部看完,其实很多
字迹,你们都会选择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执行,这些字迹在某些时候会藏着很多我们不知道的内容,我给的证据只是类似的,一些侧影,一些正面的照片,照片上也是侧面的,有人摘下面具的照片,我没说是这个家伙,但是这个家伙会下意识的认为,这就是自己,这就是一个心里暗示的作用。”
关于这种心理博弈的问题,在调查案子当中是经常被使用到的,很多时候,如果真的认真的去处理案子,相反会得到很差的效果,可是偶然的一些小手段,可是会很有收获的。
“学长,一开始这个家伙的目的是为了报复,可是为什么又会杀后续的人?”
李安想了想道:“有两种解释吧,一种解释是,行为进化,也就是杀人带来的那种快感促使着这个家伙去慢慢的进步,第一个案子,成功了,并且警察没有抓到,媒体还帮着宣传了一下,随后出现了英雄这样的字眼,其实呢,这些人或多或少在我的认知里面是坏人,这些优点是我故意找的,我针对的其实不是受害者,是那些媒体人和群众,我很想知道,为什么杀人犯就是英雄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