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 恐怖·灵异 > 悬疑小说 > > 白花恋诗(17) (2 / 3)
        人的心灵与认知或许就像是一扇窗户,可以人为的通过暗示去决定这扇窗户此时是开启还是关闭。

        正是因为这一点,协助者们没有停下实验,而在后续的实验中,志愿者对“9”的感知就保持在这种可以轻易改变的状态。

        这只是其中一个例子,也是一个比较温和的例子,而有三百名实验对象,每个都要选择不同方向的暗示点,这里面当然存在不太温和的例子。

        对一名二十四岁女性志愿者的暗示是尿床,即遗尿。

        一般而言,三岁以内的幼儿会因为智力发育不全,排尿习惯尚未养成,会在夜间尿床,而三到五岁的孩子会因为精神刺激、贪玩少睡、过度疲惫引起遗尿,五岁以上到成年人,乃至老年人,除了泌尿系统发生病变、身体机能已经彻底老化的情况,基本都不会遗尿。

        为了达成暗示这一点,协助者们给志愿者施加了很多与遗尿相关的暗示,包括但不限于让与她同居的协助者往她床上倾倒尿液的仿造液体,伪造出她尿床的假象;制造意外,往她下体上泼水;不定期邀请她去游泳,让她的身体与水体保持一定时间的接触;通过网络向她推送与尿床相关的消息……

        通过这些方式,只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女志愿者就开始尿床,最开始是不定期,后来就演变成一周有两三天会尿床,哪怕她每天晚上睡前都会上厕所。

        这一情况就和对“9”的暗示相互印证。

        按照预先设定的规则,协助者们开始对志愿者进行逆暗示,但这时候意外发生了,对自己经常性尿床的情况感到恐惧,志愿者去医院检查身体。

        由于这一情况源自暗示,志愿者的泌尿系统并没有任何问题,医院当然给志愿者开出“一切正常”的检查结果,但志愿者显然无法接受,于是她去找了心理医生咨询,而心理医生给她开出的治疗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志愿者原本健康的泌尿系统的负担,这就直接导致志愿者尿床变得更加频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