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傅机这又是准备把这起案子往仇杀的方向引导,汪隼不得不提出异议,这已经是第三起案子,再这样下去就没办法查。
心里清楚这种事,傅机也挺无奈的,现在不把这起案子往仇杀的方向考虑,应该怎么查呢?
凡是行为,都有理由。
他们无法直观本质,于是只能通过现象揣测本质。
担心明天一点钟又会出现第四起凶杀案,汪隼准备请个假去麻烦老师,但这时候他们又拿到一张新照片,一个无人机爱好者用无人机拍摄到的一点半的中通建材大楼。
一点半,办公室里的灯依旧是亮着的,不仅如此,因为无人机的飞行高度与办公室高度相当,他们还能在照片上看到映在窗帘上的人影,只能看到一个人。
这一点就直接推翻了苏法医“凶手人数在复数以上”的判断,也肯定了“凶手是分别用两只手行凶”的可能性。
“其实,我不是太明白,用左手和用右手的差异在哪?这种创面上的不同,有没有可能伪造呢?”
不知为何,汪隼回忆起大学时孙国传教授给他们讲解过的两个美国的奇案,叫“完美犯罪”。
这名字听起来非常玄乎对不对?
但案件本身真的对得起“完美犯罪”这个名字。
第一起案件是谋杀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