棺椁的年代非常久远,比镇子早太多,根据窟窿里的文字记录,棺椁里的那位是他们祖先的‘神明’。
镇子里长蘑菇的那些人,自称是追星族,当然,和现在的追星族是两回事,他们是追真的星星,说是星星,其实就是流星、陨石。
如今的年代也有陨石爱好者,满世界地找陨石收藏,从前也有,只是当时没网络、不好传播,没有电视、没人报道。
但追星族收藏陨石并不是因为把它当成爱好,是那位‘神明’要求他们这么做的。
‘神明’让他们四处捡石头,捡着捡着,‘神明’死了,可寻找星星的行动没有停止,追星族将它当成一种传统,别的种族祭天祭地,他们一族收集星星。
这种小众爱好,随着追星族族群的缩减,最后变成无人知晓的‘如烟往事’。
住在山壁上的那一小撮人,就是仅剩的追星族族人,由于人手严生不足,他们没办法搞大型追星活动,只能每隔三年,派出一位青年出去追星。
谁捡回来‘星星’谁是英雄,两手空空回来的居多,从此杳无音信的也不少,能带回‘星星’的人凤毛麟角。
他们追星,但不是崇拜星星,在镇子里找不到星星的图案,没有祭祀的场所,就连‘神明’的棺椁上,也没有星星的花纹。
不是精神食粮,那就是有实际用途喽?
陈清寒当年在镇子里并没有找到陨石样本,这个族群追星多年,竟然没有留下一颗陨石,这实在不合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