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包旭的第一目标不是为了赚钱,但他也不想故意赔钱。
如果受苦旅行做得特别失败,那来参加的人只会越来越少,人流量断了,那快乐之源不就没有了吗?
相反,如果受苦旅行办得红火起来,就可以去买更多的训练基地,继续扩大规模,以后接收的就不只是20人了,也可能是100人、200人甚至更多,业务也可以遍布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地。
那岂不是多倍快乐?
当然,现在想那些为时尚早,反正只要受苦旅行能火起来,能获得足够的关注和名气,根本就不用愁赚钱的问题。
所以对包旭来说,这个商业模式还是得好好考虑一番。
现在关键是想通一个问题:受苦旅行到底有什么不可替代性?
除了“受苦”这个标签之外,还能不能从它身上挖出点更有价值的东西来了?
包旭当初提出创办受苦旅行,目的很单纯,就是安排腾达各部门的负责人们。
但是,裴总对此大力支持、大加赞扬。
那么裴总的目的,显然不会像包旭一样单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