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过你的测试太死板了。”关于这点,杨雨歌对李医生还是有些失望的,“对于我们做心理工作的,一定要明白心理活动是会发展的,它不会一成不变,如果把心理工作做成一个流水线似的工作,那么它就会死掉。”
李医生陷入了沉思,似乎他领悟到了一些。
杨雨歌继续打开李医生的思维:“首先,孙晨光本来就是假装的,对此他早有预谋,做足了准备,所以他早就研究过要如何被判断成精神病,他知道常规的心理测试都是什么样的,为此他还很早就表现出过精神分裂的现象,所以你那套测试摆在他的面前,他自然能够从容应对。”
听到杨雨歌说这些,李医生心里更加不好受了,因为他知道自己被孙晨光当成傻瓜一样被戏耍,他的自
尊心受到了强烈的打击。
“其实李医生也不用这么沮丧,当年著名心理学家戴维罗森汉在做‘贴标签效应’试验时,带着几个人去精神病院假扮精神病人,同样都骗过了精神医生们,就是因为他了解精神病鉴定的流程,所以这也没有什么好丢脸的,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杨雨歌安慰着李医生。
“可是,杨博士的胡乱测试为什么又能成功呢?”看来杨雨歌只有把自己的底牌亮出来,李医生才能真的把心里的大石拿掉。
杨雨歌双手环抱于胸,缓缓跟李医生解释:“我那个其实也谈不上是测试,我只是已经怀疑了孙晨光是伪装的精神分裂,所以我就先预设孙晨光是伪装的这一个条件,然后和他进行一场‘二十道问题’的心理游戏而已。”
“请杨博士详解。”李医生还没明白其中的精髓。
“这也没有那么复杂,我只是站在孙晨光的心理角度,他已经习惯了常规的心理测试,所以我预测他碰见非常规的测试会有不适应,结果也是这样,所以在
我第一次乱打分的时候,他出现了迟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