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 武侠·仙侠 > 仙侠 > > 第九十九章 十八先生 (1 / 9)
        谢安在水箱里专心致志的感悟曹泽留下的山水剑意,这剑意与曹泽生前的钵盂融合一体,也就是现在将他们困在里边的水箱,以阵法的形式存在,谢安本来以为从幻境里出来应该彻底洞彻了这山水剑意的奥妙,然而那仅仅是开始。

        之前在曹运和柳先生大战的时候,他刚好领悟了那四面瀑布之上的青山上盘旋的剑意,但光是这一点几乎就消耗掉他将近九成的心血。

        曹泽被世人称为三百年来以一人之力压道的唯一剑神,不是没有道理的。

        其实,这也实属正常,而且如果不是谢安原有的心境品性,他此刻连山剑也领域不了,所以他是着急,宋泾也不停地落井下石他太过于愚钝,但是真正放在外边,能做到这么快的,一定已经惊为人了。

        要知道,世间修行者,无论剑修还是其他门类,又或者任何的地道法,都重在一个意字,比如那两袖青蛇,如果没有如女子一般的哀怨和对情感的忠贞热烈,那就算再好的赋,也极难臻至巅峰。

        这还不包括,这种意是从哪里来的,如果是师门传承,那自然要好的多,毕竟有过来人悉心尽力指点其中关节,不仅仅是最终不会因为无头乱撞而陷入走火入魔的凄惨境地,更是会平稳的走在坦途上,要比旁人省下不知多少倍的力气心血来,这就好比登一座高山,哪里有路,哪里荆棘密布,又或者哪里毒蛇猛兽常常出没,别人都告诉你了,你自然就要轻松的多。

        当然事无绝对,极为特例的情况,便是赋心性俱属上上衬人物,这样的人在固定的心性中,本身就已经煎熬到极致,如果再机缘巧合让他接触此类意境的道法神通,只要赋不差,本身也是修行者,懂得地元气的运行规律,那就会出现人们眼中的不世才,一步登,也有人称之为转世,轮回。

        这种概念,在佛家最为盛行,向来就有佛家得道高僧圆寂以后,山门要立即派下行走云游的僧侣,寻找转世灵童,而这种寻找自然不能根据修为的高低来判断了,必须是心境,他们也叫慧根。

        一旦确认,立即带回山里,有专门的高龋任护道人,接受佛法洗礼,斩断红尘。

        道家和儒家,对垂是不甚在意,尤其是儒家,读书人这种东西,心境的砥砺不光是靠前饶圣贤文章,更多的是要身躬力行,那些道理在纸上谁也能轻而易举夸夸其谈,但是落在实处,有没有把书读到骨头里,还是有待商榷的。

        不然哪来的纸上谈兵?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