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修行,无论上地下,都是以人为尊,人乃万物之灵,先就比其余万物更容易融汇神通,感悟地大道。
所以有拘灵遣将,有符箓通,除了人以外,其余草木,火石,山川,河流等非人精魅一旦修炼成形,就会自动剥离一道道无主魂魄,而这干干净净与地元气一同飘在世间的魂魄上,唯一有的就是这些精魅灵物的大道印记,如果被人捕捉到,修炼画符,最终一经施展,就立刻建立一种契约关系。
然而这种契约看上去是双向的,实则极为不公平,人类修士控制着这些精魅的大道根本,这些精魅灵物必须言听计从,当然反过来,从契约关系中,精魅会得到对自身裨益极大的东西,可是,这些东西却往往对人类修士微不足道。
比如一丝修炼真意,一缕动人心魄的真情,甚至就是连朗朗书声,壤学问都可归纳其中,相传古时有位性格执拗的读书人,因为国破家亡而坚决不与新朝同流合污,于是自困樊笼,隐居一处大山中,终生没有再踏足外界一步,日日野果为食,松泉为饮,誓不吃新朝一粒米。
久而久之,也不知道是因为这位读书人满腔的爱国志,还是他日日夜夜的朗朗书声,山中的一个山魈竟然主动归附其下,献出魂魄,而从那以后,这山魈的境界竟然一日千里,没过多久就幻化人形,竟然是一位美貌女子。
后来,女子对读书人日久生情,亦师亦夫的精心服侍,直到最后读书人死去也没有离开半步。
这引为当地的一段佳话。
所以对于人来,道遥不可及,可是对于那些卑微的山野精魅来,壤就已经是大道堑了,这可真应了那句身在福中不知福的老话。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世间但凡是正统的山水神灵,尤其是涉及龙脉祖庭的都一定是首先就是修行有成的人,然后才能被各道祖神敕封,再往后的延续,也一定要是上代山水神灵选中合适的修行者,才能传常
传承之后,由山水所属的当世朝廷记录在册,与整个王朝共享人文气运,香火祭祀,而这些山水神灵也反过来吸纳集聚更多的地元气,如此下去,循环往复,互助反哺,这才有了一朝一代的人杰地灵。
但是,有一点,如果由当朝册封的山水神灵叛变,不遵循规矩,甚至大肆屠戮百姓,以至于导致一地礼乐崩坏,气运大损,那它自身也将受到极为严重的大道惩罚,最起码的一点就是,金身腐朽,肉身化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