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们看来,如果拿下中东控制那里的石油会让东方实力大减,从而不得不转入传略防御。
一直都在胜利的国家,一旦经历一场大的失败就很有可能形成连锁反应,从而输掉战争,就如同当年的意志国一样。
只不过这些人的想法太过简单了,东方和意志国本质的不同就是拥有国阔的领土和人口,人口意味着兵源,领土意味着资源,即便是经历一两场大败,损失上百万甚至数百万的军队也不是不能接受,虽然元气有所损伤,但绝不至于伤筋动骨。
双方的战争潜力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面。
“首相阁下,现在我们的兵力在北非已经完全超过了东方人,四个集团军再加上仆从军,已经有超过九十万人的军队,是完全有可能获取胜利的。”
“对!只要东方发起对鹅毛的进攻,那么他们就无暇顾及北非,一旦我们控制住苏伊士运河切断他们
的补给线,他们在鹅毛的战事也不会一帆风顺,这样一来,他们很有可能陷入鹅毛战场的泥潭,甚至遭受失败。如果两条战线上,东方都有较大损失的话。”
“那还用说,东方必然是元气打伤,再也无力发动新的进攻,根据上一次时间诶大战的经验,胜利的将会是我们。”
其他的大臣也是纷纷发言,开始勾画其美好的明天。
一场主力部队是意大利人,连意志国人都不是的北非战争,被他们刻画成一场旷世大战。
只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战争到了这一步已经不能回头了,信心很重要,要是总觉得敌人太过强大的话,他们还怎么坚持吸取。
有时候,欺骗自己也是很重要的,这也许就是战略上藐视对手,战术上重视对手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