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王光绪的大力推动,开放工商业之后,各式各样的工厂开办起来了,而随着高卢战争的刺激,大量的工厂获得订单,也使得人们对这一块的热情高张。
而随着战争的告一段落,他们与列强的工厂开始了对国内狭小市场的残酷竞争。
由于运输成本与人力成本的优势,使得他们在成本上占有优势,国外的产品正在慢慢的排挤出市场。
随着新式设备的使用,对技术的人才也越来越渴求。但是这些人才都掌控在国家的手中,几个机器局的待遇已经大幅提高,而且地位也完全不是民营企业能够比的,所以他们也挖不过来。
而那些洋人不但要价高,而且也不能得到这些企业主的信任。
应此,这批大学生便是这些企业主眼中的香饽饽,有些人还在学校里的时候,有些人就已经被那些厂主
给预订。
而当第一批大学生毕业的时候,这些工厂便是蜂拥而至。
那些大学生回家之后,几乎每天都有工厂厂主带着重金登门拜访,在这些厂主看来,即便是同样的待遇,他们也要请自己国家的人,而不是那些天价的外国工程师,毕竟这是自己人。
现在的这批大学生可以说是整个社会的精英,而并非后世大国模扩招的商业化产品。他们中最优秀的一千人人早就被各个机器局或者学校瓜分一空。
剩下来的也是由两年的高强度课程和实践磨练出来的,也是极为优秀的。
只是剩下来的那三四千人对于设个社会的需求来说也是远远不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