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建文托人换了不少全国粮票给他们。夏志信和夏建文将几个孩子送过去,小院还没自己家住的宽敞,好在离着两个学校都不是很远。冰兰和程斌的自行车都带来了,还有很多生活用品。这就是在铁路上的好处,建文给收拾了好几袋子吃用,就连盐面都给带了一袋子。
张向云带的鲜鸡蛋,腌鸡蛋,各种小菜干菜,孩子们的毛衣毛裤,张向云怀孕后就在家打毛衣,生产队说是土地要承包到户,以后更不用下地了。
老家送了小米大米和咸鸭蛋、被褥。就连孙大爷都给送了两袋子自己捡来的焦炭,冬天生炉子禁烧还暖和。
收拾完东西,冰兰带着众人去北大报道,历史系,考古专业。夏志信似乎明白点什么,笑着带着孩子们参观学校,对他们来说学院很大,很古老。有很浓的文化气息,学习氛围。来的人都带着青春和朝气。
“你们都好好学习,将来都来北大”夏志信鼓励孩子们,身边少年男女闲情逸致,拿着书或说话,他们上衣口袋上大多插着一支钢笔。让人你看就是有文化的人。夏志信严重地被气氛感染。
怪不得闺女要带着弟弟妹妹来读书,北京与唐山就是不一样,来了就对了!喜悦掩盖了前几天的烦闷。他的孩子们都会很优秀。
随后是孩子们报道,入学,等夏志信和建文一走,几个孩子生活步入正轨。自从那晚后,几个孩子好像从内心接受了高文英,雪兰性子很软,对高文英很上心了。高文英敏感的内心知道自己真正成了他们中的一员。
她依旧听话懂事,喜欢跟着雪兰,喜欢感受雪兰在她身上的爱心。其实她很坚强,不需要别人照顾,但是雪兰喜欢,她只得接受。
冰兰带着他们再次去少年宫,“你们这回要认真想想学什么?选好了就不要改了,程斌,北京有小提琴。文英你的手风琴可以改改。雪兰,跳舞不能跳一辈子,你可以换换。建华,你有新目标了吗?”冰兰道。
“好的,大姐,我学小提琴,可能需要买一把小提琴”程斌道。
“没问题,我会跟老师请教买什么样的合适”
“大姐,我也学小提琴吧,我跟大哥的用一个就行”高文英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