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建文没办法,只好点头,下午两人出去找买主,他们已经到了外城,真正有钱的还是在内城的。也就是二三环里面。电视机不好拿就拿了收音机和收录机。就是现在的北京大都市这种东西也算是稀缺的。
两人去店铺与经营者谈,样品在眼前,东西不多,要不要?傻瓜不要,三家都是你有多少我要多少。现在你手里有票有时候没货。何况一看这个就不是国货。怎么来的他们不走,个人有个人的门道。
夏建文回去,等晚上将汽车开进来在大库卸货。东西不能都给你,还有好多家等着呢!经理就差鞠躬了,便宜,到手自己卖卖就赚钱。
夏建文很痛苦地多给了一些,三家一分几乎没了。冰兰给孩子们每人留了一台收音机、录音机,收录机、电视留五台准备自己用和送礼,电视还是要看的。
货清钱到手,司机将他们送回去晚上结账明天走人。
事情没冰兰想的那么简单,中关村那一片已经有规划,不再入住新人口,买房只能去老街区或其他地方。
想找一座宽敞的院子何其难!附近是找不到。新建的都是单位房,能选的就是那些小房子。就如鸽子笼一般。冰兰不死心,继续四下打探。眼看着就要开学了,冰兰在为数不多的几个选择里买了一套小院落。
人大附中附近,位置很好,肖建文跟着看了看,只能如此吧,就别跟他那个大院子比了。想把弟弟妹妹弄过来还是要跟学校商量能不能借读。
两个收录机、两台电视机和五万块钱的付出,加上震后孤儿,被继母虐待的孩子悲惨故事,学校允许她的弟弟妹妹过来上学。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小小书屋;https://www.xxs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