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 恐怖·灵异 > 灵异鬼怪 > > 奋斗在南洋 14 (3 / 5)
        实验更简单,黄花蒿粉碎—加入20倍石油醚—震荡24小时后收集提取液—加入活性炭脱色—透明液体重结晶—得到白色针状晶体,也就是青蒿素。本以为两人就可以,怎奈24小时的震荡几乎让两人吃不消。

        冰兰只好将还算闲人的宝民叫来帮忙。三个人轮流着堪堪完成。玻璃器皿里那一小撮晶体令人兴奋。“能不能找人试试?”黄瀚问道。

        “那也得有人,不过这是青蒿素的单晶,只能适合直肠用药。内服药剂需要你进一步研制”

        “有了这本资料,做出来不难。真是太珍贵了,花多少代价都值”黄瀚对资料几乎爱不释手,这是一本手记,讲述了青蒿素的提取实验和可行性生产工艺简述,以及单晶体的应用。成功提取单晶让黄瀚信心十足。

        以他的敏锐,这份资料利用好了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而且青蒿素的利益也非常巨大。全世界多少万人口都会因此改变命运。

        陈宝民在学堂接受的都是中华文化和西方基础教学,听说眼前的结晶能治打摆子(疟疾),马上出去打听。并很快带来消息,自己家工人就有一个打摆子的。

        这事只能秘密进行,冰兰带着黄瀚装作探病。黄瀚做了医生,很自然地拿出一粒灌满青蒿素晶体的胶囊吩咐人给病人用上。随后两人跟踪观察,按时用药。药起了作用,却只有三粒。

        只能接着提取,用药三天后,病人明显好转。陈继民那边已经准备好要出发,按三人商议的,厂子就建在泉州老家。青蒿素的原料黄花蒿,首选广东福建等地。而泉州老家11月气温20度,适合黄花蒿成熟,2-3月份气温11-23度,适合种子发芽,幼苗生长。

        那里的黄花蒿品质最好,青蒿素含量也是最高的。这次陈继民回去就是要在老家协助下与黄瀚建起厂子,更要建一个黄花蒿种植基地。他们那个偏远的乡下最合适,山多荒地多。黄花蒿适应能力很强,根本不需要怎么管理。

        冰兰自有她的事情,她告诉两人想去欧洲找设计师为生产研发设备。这次不单单是青蒿素的设备,她还要一些其他设备。例如制作清热的,拉肚子的,感冒等药的设备。这几种药的原料都是中药,在国内生产很适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