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腊戍依然得不到英军的支持,已经没有粮食和汽油的200师止步了,罗卓英和英美指挥官催促着队伍前进。师长戴安澜终于爆了粗口!此时外面来报:“报告师长!有华人代表求见”
“请他进来”华人在缅甸的人数很多,戴安澜知道,如果能得到熟悉当地的华人帮助就事半功倍了。
来的人却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但戴安澜以军人的眼光却能看出此人应该是军人或者当过兵。
“戴师长,久仰大名,我叫林悦锋,刚来缅甸不久”
“你好!林先生”戴安澜第一眼就对眼前人心生好感,这是人的直觉,也是他的经验。
“戴师长,长话短说,我知道您一定很忙。我带了一批物资给你们,略表我们华人的心意。”
意外惊喜,“谢谢,十分感谢”戴安澜真的很感谢,这才叫雪中送炭。悦锋带人卸了东西就走人,令戴安澜吃惊的是,他们居然给送了两车的自行车。心中大喜,“留给后面的兄弟,如果都能骑上自行车速度可就快了!”
“师长,有个孩子拿了一封信要给您”等林悦锋一走,卫兵带了一个小孩子过来,小孩子手里果然拿了一封信。等他接过信,小孩子突然跑了。卫兵想去抓被戴安澜制止住,小孩子罢了!
敏锐的戴安澜拿着信回到办公室,拿出纸一看,心中都不知道是什么滋味了。他们来时收到英军的情报说进攻缅甸的只有日军的55师团和33师团。而这份情报告诉他日军到缅甸的是四个师团。
一个师团最少一万多人,情报就差了三万多日本鬼子!如果在战场上那会怎么样?你以为眼前的敌人只有一万五,没想到你却跟三万多人打!结果如何不说也能想的出来。
他将情报马上报告给杜聿明,他们200师就是杜聿明的下属。虽然中方最大的官是罗卓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