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朗,媳妇孩子们走就走,我带着兄弟跟你,只要你们不走我也不走”李万山道。
“这里没外人,你们是怎么打算就说吧,我也不是贪生怕死的”马宝华道。
“是啊,姐夫,我们有护卫队,想做什么就说吧”兆民道。
林星朗点点头:“那我就不客气了,我是这样打算的,孩子和女人该走的就走。但是要分散开,不然哪个国家也不会一下子接受那么多人。
马大哥,你尽量带着人手和女人孩子去澳大利亚,那边地广人稀,给自己建一片家园不是不可以。橡胶园的家属可能要麻烦您。”
“咱们兄弟就不要客气了,放心,我带过去的人绝对都会看好”马宝华道。
“我们男人怎么都好说,只要日本人没过来,新加坡那边就那样。我们人多,大家要吃饭,粮食不卖,捐给国内一半,剩余的都送到山上,橡胶全部捐给国内。
罐头和海鲜干也都不卖了,还是往山上送。李大哥的人都上山,只留继民的船运输东西。咱们都有电报机,有情况及时通报,新加坡有英军。万一有事我们的人完全可以撤出来,撤出来的人都去山上。这边的也是,没事继续生产,有事就跑。我只说这么多,谁还有补充?”林星朗道。
仗还没打过来,暂时只能这样,眼下就是一千多人的家属,回去各自做安置。继民的船载重大,可以连人带物运走。国内还是继民与学民商量,日本人都快打过去,能避就避避。
家属转移就用了一年时间,冰兰跟过去进行安置。都是避难来的,现在美国对移民还是很宽松的。这里买房子的有,只占少数。买得起房子的占多数,毕竟这么多年,大家都赚了不少。
没房子被安置到了冰兰和宝民的闲置别墅,有的上学的就近租房。好在有闺女儿子帮忙,悦珊悦楠大学毕业还在继续读书,悦楠开始跟宝民熟悉投资市场。
最不让冰兰省心的是两个小的去了军校,而且是最严苛的西点。做阿娘的除了尊重他们的选择还能干什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