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陈福民不住点头,“我这次会跟王先生一起去见孙先生,孙先生去过很多国家,深受我们海外华人的拥戴”
陈继民不知道该不该去,但是自己船上那么多货和人,两个堂兄弟第一次来需要安置好。想了想道:“对不起王先生,船上孩子很多,一路会很遭罪。我想第一时间要将他们送到村里”
“没关系,孙先生会在新加坡停留一段时间,小兄弟会有机会见到的”王青见好就收,人的思想要慢慢改变,一路上还有的是时间。
一路五人坐在一起,王先生很健谈,陈家三兄弟的思想打开了另一个世界。本来陈学民不大,不想过来,又对他们谈话很好奇。王先生主动邀请便过去跟着听,少年人的思想在此刻发生了很多大变化。
跟来的这群人的辛苦就别提了,只能说最后都活着回来了。这多亏冰兰给准备的晕船药物和充足的食物。
从欧洲带回来的货,抵去路上费用,加上这次货物售出和花费。陈继民手里剩余十二万叻币。陈家村子又来了两百多人,这次大大小小,男男女女都有。
陈利民一路上经陈继民的介绍,对南洋已经做了初步了解。陈学民刚刚十四,在老家读过私塾。陈继民建议送学民到英国找宝民。干力气活不需要家人,他们需要的是人才。
冰兰一样将埃里克斯夫妻介绍给家人,华人的新年很热闹。村上生活比以前好了很多,又来了很多新人。加上一对老外,村子的宴席一直摆了一天。
来了新人,村中再次扩建。陈家坐一起,冰兰这才说了自己在普吉道建药厂。她没想到老家的药厂居然没办成。“云南也是不错的地方,不如考虑去云南建厂,药材都不用费事运输的”冰兰提议。
“这里不是很好吗?为什么还要折腾?”陈利民没想到在这边女人要参与大事商议。
“二堂哥,药厂是我自己在做,投资的钱没用公中的。还有那条新船是我买的,老船是李万山带过来的。这些咱们还是说清楚吧”冰兰道,她不想因为这些事影响一家人的感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