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受不了?我跟你妈坐飞机去”周继民马上道。怎么自己在孩子眼里就不中用了?
“去,不然你爹天天念叨”李氏道。
周家一家开始筹备回家,第四代都上学了,现在天南海北的哪容易聚到一起?冰兰开始于那边联系,“老人想回去先看看,其他的都不重要”冰兰说明了这边的想法。
为了给周继民增加声望,兄弟几个坐一起商议,“内地招商引资,搞活经济,他们也许更希望他们建厂做什么投资”冰兰这样跟那哥三说。
“那钱我们都出点,别让你自己一个人花,咱们建什么厂给他们?”
“我把绢花厂需要的柳编筐给省里,一年最少也要几万件,多少就是那意思。别的我更想征求一下他们的意见,看看当地适合做什么?”
“建厂可以,但是销路问题或者运输都是问题。到时候问问,如果爹娘想留在老家养老,咱们好好打算一下”哥四个暂时就这样定下来。
冰兰得到那边的答复后,周继民发话了:“都去,有啥事也要放下,咱们都回去”
儿孙们开始打电话把各自的孩子往回叫,美国的直接坐飞机去北京,香港的陪着老人坐飞机去跟小辈们集合。深圳的也都放下手里的工作直飞北京。三十多年过去了,周家从走的时候十三口,已经扩大到了四十多口人,真正算是四世同堂了。
孩子们没结婚的也带着未婚夫妻,众人从北京直飞天津。在天津租了一辆中巴和四辆桥车开往宁城。市里县里的人已经等候多时了,周继民和李氏被孩子们簇拥着下来,“欢迎啊,欢迎,一路辛苦了”市委书记亲自过来握住周继民的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