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兰撑起一把油纸伞,到镇上唯一一家书斋,书斋挂着一个日历牌,1911年,八月六日。还有二十三天。小镇地势低,如果江浙成为汪洋,那么这一片估计会是最先被淹没的地方。
背了一筐碳,回来遇到出去的沈家男人。“祖父、大伯、爹”
三个男人看到冰兰背回来的碳明白家里的烧柴要没了。“下雨就别出去了,回头让铺子送过来就是”沈子祥道。
“是大伯,我听闻街上传言要发洪水,不知道真假”
“传言而已”沈子祥不会相信一个传言。
没人相信,冰兰很痛苦,夜里她找了一块大帆布,用特号毛笔沾着朱红油漆写下一个巨大的“灾”字。灾如流水,帆布下角写下:本月水灾,速撤杭、嘉、湖、绍四府,纹银千两用于本镇撤离安置,不得挪为他用,否则必遭天谴!玉阳道人留。
第二天小镇沸腾了,起早的人们看到正街的青石板路上出现了一块白色布。上面画的什么不知道,但是那堆银子大家是认得的。
这么多银子还有那布上鲜红的大字,让贪心的人不敢动作。因为有个小乞丐已经去叫镇上最大的里正了,还有几个吃着手里的包子守着。
“灾!灾字形如水,看来道长是提醒我们要有水灾发生了”里正跟镇上两大家族的族长站在帆布边上端详。
“里正,我们要不要听道长的?”王家族长道。
“道长已经警示,如果是真的,不走就等着灾难来临了。你们看这个灾字,绝不是一般人写出来的,还有银子,都不是假的。”沈家族长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