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副食都不少,高秀英也乐得一家人在一起热闹。冰兰带来的粮食东西多,难免有些大手大脚。
“娘,家里东西用不了就攒起来,这两年供应充足,等以后要是赶上天灾什么的供应短缺怎么办?我们要为以后做打算”
“咱们不是吃供应吗?国家还能短了咱们的口粮?”
“那也得国家有啊,要是没有怎么给?娘,咱们不是没过过苦日子。东西还是节省着,也跟我婶子念叨一下,买回来的粮食吃不完就存起来,以防个万一。我在那边修了一个地窖,以后就把东西过去,土豆和白菜晒干了能放很久。今年夏天我跟孩子们去山里采菜,回来咱们晒干菜”
“行,要是去了我跟你婶子也去,那干菜包包子也很好吃的”高秀英倒是没想着怎么积攒吃的,而是想怎么换着样的吃。报纸收音机不都说粗粮细做吗?还能做出人造肉。
冰兰不管高秀英怎么想,她要为自己的存货找最好的借口,也要让婶子家多存货,时间不多了,只有一年时间。这一年他们非常忙碌,不光是带着叔叔家,就是孙荣、李红英等人也被冰兰带动着去农村捡干菜。
最远的他们都到了河北境内。一群媳妇下车奔向林子里打松子。几个当家男人道:“就收来的那些东西还不够咱们费事的。”
“媳妇愿意,没办法,小李,我看就你媳妇能折腾,我家哪儿都是东西了!”孙连山道。
“那是为你家着想,你也想想都生了多少孩子了!粮食够吗?”
小李一说,孙连山尴尬了,他家还真不咋够,每月都是借着别人家粮本买粮。现在部队一样每月按量供应,家属落到了地方。
今天难得都有空,孩子大人全部跑进山,一个秋天的收货让冰兰家的地窖满满当当的,就连房子里都装了好多干菜。农村红薯地被他们翻了一遍。家家都多了好几袋子红薯干。孙荣意犹未尽:“明年还来,我家今年保证不用借粮本了”众人哄笑。
谁也没想到计划跟不上变化,“为什么减少供应?”排队买粮食的人们纷纷问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