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兰松口气,把行李往他们那群人跟前放了放。一个女生过来跟她打招呼。“你也是新工?”
“对,你是哪儿来的?”冰兰觉得上班就不能太孤僻了,要与人交往。
“孙双坨,你呢?”
“董庄子(董家庄人对外称呼董庄子),咱们离得不远。”两人随后三人五人,一群人慢慢热络起来。一群这么大的小青年,不聊天干啥?车来了,众人上车,居然还是一辆中轿。里面座位舒适干净,众人对未来充满期待。
下车有老工人帮着运行里指路,带着报道,分单位,然后找宿舍。冰兰感到了这时代的质朴和纯善。别人跟老公工人攀谈套近乎,冰兰只是默默跟着,她依然不善言谈。
制碱车间,一听就是生产车间。冰兰在报道处看到少说也有七八个单位?怎么自己就分到了生产第一线?自己可是考了第一名的!心中有疑问,却没问出来,问谁?都是办事的,不是管事的。
“冰兰,你分哪儿了?”马燕跑过来问道。
“制碱车间,应该是生产车间。你呢?”
“我分到水处理,辅助车间”马燕高兴道。“走,去看看你分到哪个宿舍了?”
宿管处,冰兰看到117的时候一点不意外,117,与水房卫生间对门。马燕眨巴着眼睛,有些无可奈何,偷着跟冰兰道:“你可能不知道,跟咱们招工同批次的还有一批子弟,也有二百人,都是筹建和前几批来的老工人带来的子女。
他们跟咱们同样考,咱们考的是高中知识,他们是初中,而且还都加分了。所以——”马燕挑挑眼,不言而喻。好单位都给了子弟。这个冰兰理解,但是宿舍呢?难道子弟也住宿舍。
好像看出她的疑问,马燕苦笑:“你啊别太死心眼了,也别较真。前几批来的很多是附近咱们县的,这次考来的多少拐弯也能找到一俩熟人。这年头谁有人不用?”马燕没再接着说,好想知道自己说多了,马上停住嘴巴,说是有事便离开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