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下课了吗?”董宝成今年四十八,皮肤晒得成了古铜色。脸上皱纹已经一道道的了,看着比实际年龄都大。一看就是经常下地的农村人。
“下课了,爸爸怎么来了?”冰兰带着董宝成来到一个花坛边上坐下。
“我听你舅舅说咱们市在沿海新建了一个化工厂,正在招工呢,要高中毕业的。你舅舅想着你不是今年毕业嘛,就捎信说让你去考,考上了就是工人了。还是国企,铁饭碗。你妈觉得不错,就想问问你的意思。
要是高考没希望,还不如早点考工,这是个机会。现在正好招工,一个县只给二百个名额。听说女的只要四十六个,你要不要试试?”
考工?考学?一个多月时间冰兰不敢肯定自己能考上大学,原主底子差,自己以前学得都忘的差不多了。如果给她时间还可以,但是一个多月?她不敢赌,看她爸妈的意思是想让她考工。也对,她上班了家里的负担会减轻,还有收入。
考工上班也不是不行,对她来说干啥都一样。沿海?那不是有很多海鲜吃(吃货!)!“爸,我去报名,要是考上我就去上班,家里也能轻松一点”
“哎,我跟你去报名。县里招工的地方我都打听好了”董宝成心里叹口气,孩子学习不好,以前心气高。有厂子招工的说啥也不去,为此媳妇没少背地唠叨。这个二丫头啊就是不懂事,学习不好还不早点上班给家里抬抬情(减轻负担)
可就是那么固执,不自量力!家里就她一个孩子罢了,供就供,可是下面还有一个弟弟呢。凤武才是家里的唯一男孩子,就是供也是供男孩子。本打算会费些口舌,没想到一说就通了。
冰兰回宿舍拿了一寸照片坐上永久车的后座,被董宝成带着去了县里劳动局招工处报了名。“今天是最后一天了,十五号在第一实验小学考试”报名处的人如是说,并把准考证给了她。
自己这就要上班了吗?冰兰回来没对任何人讲,赶紧看书,别的都好说,政治是一点没接触过。还有历史、语文数理化。这是必考的科目。距离考试还有一周,冰兰几乎废寝忘食。教室里灯火通明,大家都在奋斗,晚走的跟早来的几乎接上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