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没换成,冰兰不得不在第二日起了大早排队兑换。到了那里,已经有十几人在排队等待了。没听到抱怨,人们只是静静等待。这一点更让冰兰惊讶,在国内听惯了一群鸭子似的呱噪女人。冷不丁还真不习惯!
冰兰没让狄安娜来,瓦西里却跟来。“我在这里可以,你回去”
“不,这里不安全”瓦西里坚持。冰兰没办法,只好任其留下。好容易等到开门,一位职员出来,“每人限兑一百美元”冰兰想骂人,今天在不兑现说不定明天就是另一个价位。真后悔昨天没都卖完。
“我帮你兑一百”瓦西里道,就是瓦西里帮着兑一百这还剩好多!两人兑现两百美金后,看看后面长长的队伍只好回去。
下午狄安娜和达利亚瓦西里都跟着出来,分头找了朋友帮着冰兰兑现。一下午算起来也就一千美元。这样肯定不行,“不换了,狄安娜,帮我买一些手工艺品,例如手钩披肩,羊毛地毯、老匠人做的银器都行。”
“这些好办,我让大哥帮你介绍一位老匠人,他做的银器很有名。”
接下来几天冰兰收获了十余条披肩,三十来块地毯和一些银器。狄安娜一家也不是都闲着,冰兰抽了几天时间自己出去。她坐车直接去了莫斯科,准备把带来的货批发给一些外国贩子。
苏联境内有很多最早过来的东欧南斯拉夫人,匈牙利人、捷克斯洛伐克人、波兰人。另外还有一批外高加索人、越南人,他们都是商贩的重要组成者。
“我只要美金”冰兰对一个越南商贩道。
“我没那么多”越南人舍不得手里的货,获得质量好,价格不贵,利润空间大。
“有多少就拿多少,我的货很好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