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为民那孩子,当了兵一走就是三年,回来就要说媳妇。卫青马上也要到年龄,你身上的担子重啊”
“卫民不还得一年嘛,卫青和卫平自己倒腾小买卖,他们赚的钱我没要多少,等结婚都够了。为民回来看怎安排,要是回家我就让他自己去闯,孩子们各凭本事。我没能力养他们还要为他们说娶。”
“儿子结婚都要有房子的,现在可不比以前了。儿女都是债呦!”老妈道,冰兰不好再说,陪老人说了阵子话就得回来。
冰兰家换走了剩下最后的一粒稻种,阁楼上堆了满满。去镇上打了五百斤的稻谷,得到大米四百多斤。给卫青兄妹留了一百。老两口那里一百,剩余的就是自己家的。
这批秧插上后,人就又闲下来,第一季的稻谷没第二季的好吃,所以冰兰了解后便把多余的粮食卖了部分。也顺理成章还清了老两口和老四家的钱。
蒋招娣的第一个麻姑节过后,婆婆张绣华开始张罗给孟国斌说亲。孩子多,家里没人照料是不行的。大闺女卫贞虽然十五了,过两年也是别人家的人。卫红刚六岁,怎么看这个家也需要一个女主人。
再找一个?那不就是给孩子找一个后妈吗?据说后妈没啥好的,她以前看过很多电子书籍和影视剧。虽然剧情片很少,但活得久了,累积起来也不算少。那些片子里面的后妈好像都不大好。那几个孩子怎么办?但那是别人的事,她管不着。
婆婆很快给老三找了一个寡妇,寡妇的丈夫早几年就没了。寡妇带着一个儿一女在婆家过不下去便回了娘家。为什么在婆家住不下去?没人知道。
两边相看后一个月,孟家为儿子办了简单的婚事。都是拖儿带女的,也就两边的人凑在一起吃顿饭。冰兰第一次看到了接任三弟妹——陈巧云。陈巧云比蒋招娣年轻一岁,比孟国斌小三岁。
儿子冯爱勇已经十三了,闺女冯爱玲九岁。陈巧云明显很年轻,虽然与蒋招娣只差一岁。但是蒋招娣太过劳累,比实际年龄苍老。
两个孩子长得都很周正,尤其女孩很乖巧可爱,脸上总是带着甜甜的微笑。男孩则显得很瘦、很黑,眼神不定。虽然一家人都穿着新衣服,冰兰还是通过几人的手看出经常干活。
为什么再娶一个,冰兰不明白。如果是为了孩子,孩子最小的都六岁了。以她观察人眼睛的经验看,这三口子不是很纯善的人,他们眼里有着精明。看看四个孩子,冰兰只能希望他们好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