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嬷嬷笑着应下了,长公主这话显然是在疼着灵嫣小姐,也不枉她们多说那几句话,就是灵嫣小姐知道了也会记着她们的好。说起来,灵嫣小姐待她们这些下人都十分宽和,从不仗着长公主的宠爱而生出骄纵跋扈来,怎能不让人喜欢。
昭华长公主还曾动过心思,既然不曾改姓,不如让灵嫣做她的儿媳妇,留在她身边。
结果被卫国侯拒了,说义女的名分已经定下,怎么变成儿媳,说出去岂不是让人见怪,她既然喜欢戚灵嫣,大可为她寻一门好婚事,以长公主义女的身份出嫁,绝对不会差的。
长公主听了也觉得有道理,便歇了这念头,有些惋惜但也更加疼惜戚灵嫣,想着为她精心挑选夫婿,以及多添些嫁妆。
她的内库里除了出阁时宫中准备的嫁妆,还有卫国侯几代的积累,宫里太后陛下又年年赏赐珍玩,金银钱币、缓罗绸缎更是数之不尽,自卫国侯卸甲归田后,这逢年过节的赏赐只有加厚没有少的。长公主的内库可是连宫里的娘娘皇子都垂涎的。
外头一个管事候在庭前,“殿下,有泸州送来的信件,是宣武伯府的张三夫人。”
听侍女转述后,昭华长公主疑惑了些许,才想起这位张三夫人来。
去岁她举办花会时,这位张三夫人说话风趣,即便家世并不出众,也给昭华长公主留下了一两分印象。
“怎么是泸州?”
侍女回道,“宣武伯三老爷半年前调任泸州知府,张三夫人也随着一起赴任了。”
以昭华长公主德身份,不需要特意去记住哪些人,或者姻亲关系官位调动什么的,但她身边的人是必须要做到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