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又一个被集训考试逼疯的选手。
集训选手中多才多艺者也不止程音一人,听闻往届还有选手亲尝盐水浓度,耳听正弦波频率,目测光波长,手摸电阻这样的基本技能。
一期集训结束后,教练组导师也在分析选手学生们的成绩数据,其中程音无疑是最亮眼瞩目的。
以战力多边形分,而程音是实心的。
以折线图呈现成绩数据,一开始选手们的差距不大,甚至有重合,但随着难度增加,开始有选手掉队,成绩下滑,而程音依旧平稳在第一高度上。
这些记录最后都会被保留,用以激励以后的选手。
二期集训的课程内容已经变成了广义相对论、量子光学等等,连学习的理论物理学教材都是研究生水平的。考试也是无缝连接式的。iho考试考五个小时,平时训练都是连做六个小时。
萧函是物理集训队的领队,还负责翻译题目,理论和实验部分。
因为iho这种国际化高等竞赛举办地方通常是国外,试卷题目也分为中文版面和英文版面,因为怕有些生僻的专业术语翻译错误,影响做题训练,通常理论和实验的翻译都要很久。
萧函想起上个世界,许多科技研究成果对华国的封锁,她那时作为助手也协助翻译了许多外语教材。
那个时代是真的各方面突破都比较艰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