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突然想起了中蛊多年不自知的何宜春,想起了尚未解蛊的君睿,想起了阿里奥斯亲王,想起了在阿曼达界时被下蛊毒的福尔等一干乘客。
刘祖德。
“你解释一下什么叫‘百子千孙蛊’,如果是这种蛊毒,要怎么解蛊。”
“有些蛊毒是只控制单个的人,有些蛊毒叫子母蛊,一人为主一人为辅,控制的是两个人,而百子千孙蛊毒顾名思义就是可以同时控制多人的一种蛊虫。
这种蛊毒很难施展,一来对下蛊人有很高的要求,必须同一时间准确无误地投放到他们身上,还不被发觉,全部蛊虫成功潜入体内,在与受体融为一体时也没有任何一只被发现,同时全部存活,才算是初步成功。
二来对受蛊人也有限制,必须是适合蛊虫生存与成长成为成体的身体,如果其中某个人的身体出现不良反应死去,其他人身上的蛊虫也会同时死去,就好像没有被人下蛊一样。如果蛊虫只是幼生期,对人的身体影响很微弱,很难发现。如果蛊虫变为成虫,它们便会形成一个完整的呼应体系,自动以实力最高的人为发号施令者,像是一个组织一样相互配合着行动,看起来就像是人类自身的组织架构的运作模式一样,但实际上已经被下蛊人所控制,身心都为人所制,形同傀儡。
特别麻烦的是,百子千孙蛊如果品相特别好的话,在幼生期就已经是透明形状,很难被人发现,成虫之后在人的身体内会迅速隐身,除非是有着极强天赋与丰富经验的解蛊师,否则很难发现它们的活动迹象,发现了也无法解蛊。
因为这种蛊很难下,需要消耗下蛊之人成倍的心血,下了之后也很难存活到成虫时期,而幼生期时又不起多大作用,还会面临着随时死亡的情况,一旦蛊虫死亡,下蛊之人会受到反噬,所以这种蛊虫其实极少出现,大多数时候都是得不偿失的结果,在下蛊跟解蛊的蛊师中都不是什么受欢迎的存在。
一般下这种类型的蛊师,要么就是跟受蛊对象有国恨家仇,要么就是本身性格极端,喜好剑走偏锋。”
“你刚才说的王虫的意思是?”
“我在外域游历的时候,遇到过虫族攻击。其中有一只是所谓的贵族虫族,一只是王族虫族,我也说不上来叫什么名字的类型,但我用它们的骨头弄了几把刀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