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李大姐!咱们是来给你送钱的,人都是我找来的!”红莲笑嘻嘻的凑过来,然后,她假装斥责刘堂家的和田静道,“你们俩甭乱说话,你们说人家阿雪不好,李大姐能不生气吗?人家李大姐和阿雪婆媳俩相处的好,人家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碍着你们啥事了?”
弦外之音,还不一样在说,阿雪坑李若华的嘛。
柳樱雪抽抽嘴,她转身要走。
“阿雪啊,别走,来者都是客,况且她们都是慕名而来的,”李若华挑挑眉,拉住了柳樱雪,“咱们直接谈谈生意,就算谈不妥,买卖不成仁义在!也没啥好抱怨的!”
然后,李若华又对前来的这些女人们道:“咱们长话短说,也甭嗦了,毕竟我家阿雪太忙了。你们要是想做衣裳啊,我的手工费,按照咱村裁缝的价钱算。上衣3毛8分钱做一件,裤子三毛钱。这只是夏天的衣裳,春秋和冬天咱们另说另讲。”
“那么你家儿媳妇的设计费呢?”红莲迫不及待的问道。
想一想李若华做衣裳又不能白做,虽然这价钱真不便宜,但人家别的裁缝也是收这个价,也没人去跟裁缝讨价还价的。
其实要按照通货概念来算,按照人们的收入情况来算,这年代的任何东西都真叫一个贵。
但人们把这些东西都当宝贝,一件衣裳那是打算着穿一辈子的,一只手电筒那是当家用电器使用的,一部收音机比二十一世纪的智能机都珍贵多了。
二十一世纪的东西淘汰太快,但这个八十年代,没有淘汰这一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