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元
计算机的发展,把文明带入了智能时代,计算机可以进行各种高速运算,比如说飞船的轨道,通过计算机就可以精确地计算出来,还有那种看起来没什么意义的圆周率的计算,计算机可以进行穷解出来,后面想要多少位就有多少位。
但是,也有许多现实任务,是计算机无法胜任的,比如说,艺术家作画,不管给计算机设计什么样的程序,计算机都无法实现像艺术家那样做出特殊的绘画作品来,就拿简单的写诗来说,计算机也没有这个天赋,它只能是穷举,把各种词组合在一起,最后还是需要人来甄别才行。
所以,两者是不同的,在各自的领域里,有各自的优势,比如说,计算机的计算能力,是人类望尘莫及的。它可以进行超级运算,每秒
几千亿,几万亿次都没问题,而大脑呢,大脑的操作,主要是通过神经元来进行的。
大脑基本的连接,就是通过神经元来进行的,如果从技术角度上看,神经元细胞体附近释放脉冲电流,并沿着轴突传递,轴突连接着下游神经元。这样,信息就在电流冲形成,它会通脉冲电流的频率和时间进行编码,所以说,大脑也是需要类似电流的方式来计算的,只不过,不管的正常光速,还是慢光速,都不会影响到大脑的运算。
因为大脑更慢,这个轴突传递的信息,最快也要1毫秒,也就是说,大脑每秒最多可执行大约1000次基本运算,这样,光速变慢导致的电流传递速度变慢,对人脑来说根本就是无足轻重的,它就相当于一粒尘埃对地球大气造成的影响一般。
但是,正是这样慢吞吞的大脑,却具有丰富的创造力,这是计算机远远比不上的,大脑
用着这么简陋的计算能力,又是怎么实现的?
比如说,在运动场上,对方踢飞过来足球,大脑要接收眼睛的信号,要对飞来的足球的轨迹进行计算,预先判断足球到达的位置,然后,身体移动过去,将手臂放到适当的位置上,最后在球门口接住这个球。
那么,大脑是怎么靠着微弱的计算能力,来计算出来这些的?那就是计算模式的不同,计算机程序,在CPU里面运行的时候,最终分成了一个个的指令,这些指令,都是串行的,前面一个执行完毕,才会执行下一个。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