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明白?我们面对的是幼儿,少儿,青少年,所以对作者的要求不只是作品的可读性,更需要提高要求的是用字遣词的准确性。
明白吧?遣词造句看着简单,真正能弄明白用准确的人真不多。成年人文学就无所谓,对孩子的影响可就大了。现在很多大学生连话都写不明白。”
“因为啥?”
“教育产业化嘛,精力都用在别的地方上了,挣钱,外语,就是没有人琢磨琢磨自己的文字。而且现在教师的水平急剧下降也是一方面的原因。”
“不太可能吧?现在对从业学历的要求还是蛮高的。”
张彦明拍了拍张永乐的肩膀:“都是啥也考不上的才去师范,学习好的都去了出国培训班。想想吧。”
“出国培训班?哪儿?”
“水木,京大,复大,这些名校呗,人才向外输送机构,外国人民的真朋友,国外至上的宣讲人。再加上本身各方面的不重视。”
“您留学?”
“谈不上留学,应该叫留洋机制。你看看出去的回来了多少?现在连幼儿园学都送出去了,从接受‘更好的教育’。
从在人家家里长大,你他还能回来不?他还是不是中华人?就算因为某些原因回来了,他心里亲近的是谁?爱的是哪个国?
然而这些都是我们未来的栋梁,支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