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句话的功夫车就到了京城饭店门口,张彥明掏出钱包,愣住了,钱全给了那几个小红领巾了:“那个啥,师傅,米刀行吧?我身上就那点人民币,刚全给出去了。”
“就冲您刚才那一出,这趟免费,您好走吧您呐。”
“那可不行,你也是出来挣钱的,要养家糊口呢。”
张彥明抽出两米刀放到操作台上下了车,这是他身上最小面值的了。
司机下车小跑过来帮着拿出行李箱。
“我找您钱。”司机从兜里掏钱,张彥明接过一张十块的,摆摆手:“行了,谢谢了啊,赶紧拉活去吧。”
出租司机这活儿,在96年之前绝对算是高收入人群,辛苦点,但是都发家了,算是早富起来的那一拨。
从96年出租车改革以后,这个人群就从高收入人群里掉队出来了,辛苦加倍,收入降档,到了98年这会儿又一次改革,彻底歇菜。
曾经有个在京城开了十多年出租的‘的姐’说过这么一个故事,来形容96年出租车改革以后的出租司机:
某村村长的儿子,有一张饭馆的营业执照,怕独自经营担风险赔钱,于是找到李四说:“我出执照,你出资,我们共同经营”。
李四出资10万,他们共同经营8年。饭馆由从前的门可罗雀发展到门庭若市。有人要出80万元买饭馆,足见饭馆的兴旺程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