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待黄国祥离开后,陈浩天看着窗外的夜色道:“该来的还是来了。不过这一次……”
日本人的动作,南京的蒋介石也有所察觉,但是国联和手中的两百多万大军给了蒋介石十足的底气。不管手底下人怎样劝说蒋介石要驻兵东北,蒋介石总是不削一顾的道:“攘外必先安内!”
1931年4月1日,与日本人、朝鲜人合资经营的长农稻田公司经理、汉奸郝永德,在吉林长春县宝山地区租用土地3500亩,为期十年,可契约尚未生效之时,郝永德便转手租给了流浪东北的朝鲜农民耕种。朝鲜农民截断当地农民的水源,并强行在中国农民的土地上挖渠,严重的损害了当地农民的切身利益。当地政府劝阻未果,而日本驻长春领事田代重德借机扩大事端,唆使朝鲜农民继续施工,并派全副武装的日本警察“保护”。中国农民为了保护自身权益,自行填平一段,次日,中国农民正待继续平渠。日本警察公然开枪,打死中国农民数人,打伤数十人,被捕者十余人。然而日本人的报纸却故意捏造事实,进行欺骗宣传,煽动国内的反华情绪。短短几日之间,便杀害华侨109人,受伤160余人。7月7日,日本政府召开内阁会议,讨论宝山事件和朝鲜排华问题。并主张对中国采取强硬态度。7月15日,日本驻沈阳总领事林久治郎与吉林省政府主席张作相谈判,提出:一、保证万宝山韩人生命财产;二、赔偿万宝山事件损失;三、要求韩人在吉林拥有自由居住权;四、华方承认万宝山水田自来年种稻,日方官宪即退出现场。张作相当即便拒绝了日方的无理要求。谈判就此陷入了僵局。但是在这之间又发生了“中村事件”。这使得中日之间的关系陡然紧张起来。
日本人的不断挑衅,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却是错误的判断了形式,低估了日本帝国主义的野心,认定日本人绝对不敢对中国发动战争。事后,蒋介石致电张学良:“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然而日本政府更是借机扩大了事端,更是想借此武力侵占中国东北,九月,日本关东军开始以演习为名,不断袭扰中国军民,妄图挑起事端,发动战争。然而在蒋介石的隐忍退让的政策下。中国军队力避冲突。
面对日本人的挑衅,张学良实在是忍无可忍。向蒋介石发去数封电报,要求给予日本人毁灭性的的打击。为了消除张学良对付日本人的想法。蒋介石急忙在河北的石家庄召见了张学良。
“汉卿贤弟,可让大哥一番好想啊。”蒋介石满脸笑容的道。
张学良的表情与蒋介石的正好相反,满脸的愁云。对蒋介石的情切问候,张学良一语未发。
蒋介石看出了张学良肯定对自己不满。旁边的陈诚忙打圆场道:“副总司令!校长为了见您,舟车劳顿,已经两天两夜没有合眼了……”蒋介石会意的扬了扬手,打断了陈诚的话。
张学良张了张嘴,欲言又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