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另钟离渊感到气氛的,是那些被南京政府所倚重的英国佬,这些每天保持着所谓绅士风度的洋鬼子,根本就是从心底看不起中国士兵,这些英国人根本就没把他们当作士兵看待,甚至没有把这些士兵当作人来尊重。
钟离渊实在无法理解,为什么被日本人摧枯拉巧的击败之后,这些英国人还会拥有那样的傲慢,然而战争中不存在自欺欺人,最终,这些英国人终将会死于他们的傲慢。
本就心高气傲的钟离渊,又怎么会容忍这样带有种族歧视观点的欺压,所以在打了一两次漂亮的闪击战之后,钟离渊终于忍不住痛斥了与他共事的英方将领,虽然这样的愤怒消极了他积压在心中的怒气,可同时也更加恶劣了他与英方将领的关系,那次争吵之后,他不仅失去了英方提供的战争物资供应,钟离渊更是感受到了南京政府传来的压力。
而缓解了钟离渊这些压力的人,正是卢雅梓的老师派翠克,那时的派翠克是一个18岁的毛头小子,与钟离渊很相似,派翠克凭借着自己的一腔热血来到了缅甸战场,并且成为了一名战地记者。
“战场英雄倍受排挤,种族歧视是中英合作的最大隐患!”
这个标题是派翠克来到缅甸后的第一个报道,或许也只有想派翠克这样的毛头小子,才会如此打爆自己国家最可靠伙伴的料吧。
然而让英方无法反驳的,却是在派翠克的报道中并没有什么夸大之处,英国军人的接连大败是事实,钟离渊所取得的几场胜利也是事实,而在那个日军似乎是被战神附体的几个月中,钟离渊所取得的胜利,也确实是中英两支军队索取得的唯一几场胜利。
不管是否存在着种族歧视,当时的西方社会,都是一个从上自由平等且新闻自由的社会,而英国也更是一个饱受二战摧残的国度,所以当时战场英雄这几个字眼,更加被他们的国民所尊重,况且,最低线在国际媒体面前,英国人也无法继续他们那种莫名的傲慢,种族歧视是无法被认可的,否则这些英国人与屠杀犹太人的希特勒又有什么分别。
于是毛头小子派翠克的一篇报道,在缅甸战场上掀起了轩然大波,那位高傲的英国将领被撤了军职,钟离渊的部队得到了应有的尊重,那些如子弹、枪械、药品等战争补给,也被源源不断的送到了钟离渊的部队中,理所当然,派翠克被钟离渊当成了宝贝。
“金毛派”是钟离渊给派翠克起的号,而在他们更多的相处时间中,这个外号几乎就是派翠克的别称,所以钟离渊才会在卢雅梓说出派翠克名字时,有那种即使熟悉却有感陌生的反应。
卢雅梓不禁的轻皱眉头,理由是因为钟离渊口中的派翠克,和自己记忆中的那个派翠克很不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