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巴颜克拉山脚下与杜立巴石碟失之交臂之后,加摩尔一直致力着对于古文明的研究,所以他利用了所有的资源参与到了那场考古发掘中,经过一年多的考证,加摩尔与考古学家们发现,阿尔卡伊姆遗迹与古埃及和巴比伦属同一时期的文明,她比特洛伊和古罗马要早得多,而加摩尔也在阿尔卡伊姆遗迹发现了十几具怪异的尸骸,虽然这些尸骸的结构基本上与人类无异,可这些尸骸的颅骨,却比普通人的头颅要大许多,并且是呈现椭圆的鸡蛋形状。
现代人类的外形结构基本已经定型,古代人,只要不是原始人,外形结构上的差异也不会太大了,如果只有一具尸骸是蛋形颅骨,那么勉强还可以被解释为疾病或畸形,但是并列在阿尔卡伊姆遗迹中的十几具尸骸,却让现场科学家无法解释,而更让加摩尔在意的却是,这些蛋形颅骨像极了埃及壁画中,那些自称是神明后裔的埃及法老。
可惜的却是这些资料并没有在加摩尔手中停留太久,在发现蛋形颅骨的当晚,白衣女子就出现在了阿尔卡伊姆遗迹,于是让加摩尔梦魇的一幕又再次上演,白衣女子用屠戮的方式清空了现场,而再次见到白衣女子的加摩尔却已经没有了恐惧,因为此时他已经是67岁高龄,年纪古稀的他早已经失去了对于死亡的恐惧感。
但是加摩尔却再次被那个白衣女子震撼,因为那个白衣女子仍然如初见,那个白衣女子仍然像个17、18岁的少女,显然岁月早已在不会在她的生命中留下任何痕迹。
如前两次相遇那样,白衣女子并没有剥夺加摩尔的生命,亦如前两次相遇那样,白衣女子也并没有解答加摩尔的任何疑问,只不过这一次,那个白衣女子却留下了她的名字,伊比利斯!
用了许多年时间来研究古文明的加摩尔,当然知道伊比利斯这个名字的含义,可他也并不相信,这个女人就是来自犹太传说中的那个代表着绝望的恶魔,于是他问出了另一个问题,即,伊比利斯代表着什么?
而伊比利斯给出的答案是“伊比利斯属于士门!“
并没有如汉克那般拥有家族传承,虽然柏翠克曾说过他属于士门,可卢雅梓对与士门的了解却比汉克还稀少,派翠克曾经对卢雅梓说过,他所教授与卢雅梓的,只是一种思维模式、学习方法、以及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和伊比利斯这个名字,那些神奇的能力,虽然派翠克曾经对卢雅梓讲述过,可卢雅梓同学可是一点都不相信。
“看来真要去趟缅甸的野人山了,谢菲尔德家族的祖先,或许见过那个真正的伊比利斯,不然他们又怎么会知道士门这个名字,不然他们又怎么会对我如此的畏惧,派翠克老师埋藏在野人山中的那些资料,应当可以解开这些疑问。“
就在卢雅梓这样想着的时候,安奈不住好奇心的张志熔问道:“我说大侄子,你究竟是如何解决掉王坤那个小子的?而谢菲尔德家的那些大鼻子,为什么又会如此的害怕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