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 恐怖·灵异 > 悬疑探险 > > 第三十六章巫蛊之术 (2 / 4)
        权臣的尸身已经化为了累累白骨。但是巫师的尸身完好无损,就像是活着一样。一眼望上去,以为他只是坐在那里睡着了。我们甚至不敢大声地说话,生怕惊醒了此人。眼前的这个无疑,身着华服,看得出来当年所受的荣宠非常人可及。既然是蜀王面前的红人,怎么死后会受到这样的待遇?

        我正凝思之间,巫师的尸身突然变成了暗黄色,皮肤迅速瘪了下去,接着,肤色由暗黄变蓝,继而变紫,最后变成了黑褐色。魏长青惊骇之下往后走了两步。其实我一开始也吓了一跳,不过很快镇定下来。想通了其中的关窍:这里封闭了几百年,出于真空状态,没有空气流通。而现在,一遇到空气,发生了氧化反应。

        相比于尸身的变化,我更关注的是尸身后面的大幅壁画。我绕过了横七竖八的铁链,来到了墙壁前。与权臣一样

        ,这里的壁画也详实地记载了这位巫师的一生,同样,也揭开了为什么他受到荣宠的同时,死后会得到这样的待遇:

        蜀王晚年,病疴沉重,但是因为痴恋于权位,不甘心就这样退出历史舞台。因此在全国选拔能人,称能治好孤王疾病的,赏钱千金,良田百亩,并且以上宾之礼请入王府任职。公告贴出去了一个月有余,眼见蜀王的病体一日不如一日,这一天,突然有人上门了。

        蜀王急忙将此人招到了病榻前(他已经病得下不了床了)。只见此人手持一根彩色竹杖,头扎白巾(蜀地百姓打扮,据说是为了给卧龙吊孝),是蜀地百姓的打扮。不过问起此人是何处的名医时,来人却呵呵一笑:“我并非出身杏林,而是巫蛊师。”一听此言,四下皆骇。

        因为中国历朝历代,对于巫蛊之术都是深恶痛绝的。巫蛊之术从秦汉时期就有了,而且汉代的法律和唐代的法律都明令禁止过巫蛊之术。比如汉代的法律规定如果某个人家里饲养的蛊虫已经成形并且致人死亡那这个人要处以极刑,家人流放三千里。唐代也做过类似的规定,饲养蛊未成形者流放,成形者杀头。最典型的例子恐怕要数,当年

        汉武帝怀疑自己的太子刘据大搞巫蛊之术,从而下令捕杀。

        可见,但凡统治者,从骨子里就反对巫蛊之术,认为这种邪术威胁了他们的统治。蜀王一听来人自报家门说是巫蛊师,气得险些吐血,拍着床板大叫,要将此人退出去砍了脑袋。

        没想到,这位巫蛊师不慌不忙,反而气定神闲地劝蜀王:“大王的病眼下无法可医,既然遍寻医术没有解救的办法,何不让草民一试?医好了,大王功业千秋;医不好,也不会坏到哪里去,大王再杀我不迟啊!”

        蜀王这时候是正儿八经的病急乱投医了,觉得巫蛊师此言有理,便决定一试。巫蛊师利用三天的时间,研制出了八枚药丸。蜀王府的随侍们随便选了一颗,找了一个死囚来试。见药丸无害,方敢让蜀王服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