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事一件普通的奇闻异事,收废品的老爷子却听的心头抓痒,血脉喷张。原来,这位老爷子并非别人,乃是西派盗墓中赫赫有名的人物,人称“金猴子”侯学武。说起
来,他也不是外人,正是金锁的师叔!这侯学武久历江湖,名为收废品,其实是借此踩点儿。因为如今的城市飞速发展,古墓多集中在乡下,而一个收废品的小老头儿进村,谁也不会起疑心。
很快,侯学武就凭借丰富的经验判断出,这棵举世罕见的大槐树下面,是一处古墓!他不动声色,在村子外围住了下来,明里是收废品,暗地里则与各位乡亲打听老故事。虽然老故事口口相传,但是无形中会摸索出一些线索。
不过两三个月的时间,这侯学武就得出了结论——大槐树下的,乃是一处唐代大墓,而且可以作准。但是这座古墓的规格不小,这从那个佛头就能看出来。唐代崇佛,达官显贵的墓中有佛像,这十分平常。但是这颗佛头不一般,雕工精细,宝相庄严,一看就绝非是寻常人家的物件儿。这么大的一桩买卖,侯学武一人吃不下(并不是没有贪心,而是里面的明器众多,他一个人搬不完)。于是,侯学武想找自己的师兄帮忙。
师兄是金锁的师父,也是道儿上的成名人物,不过他听完了自己师弟的讲述后,一口回绝,说道:“老话说得好,树中藏墓,必有埋伏。我劝你还是不要动她的主意。”
侯学武可不这么认为,他年方40,正值盛年,认为自己的师父老了,胆怯了。因此决定自己行动了。没想到这时候,自己的师侄,也就是金锁找到了他。
侯学武对于自己师侄的投奔很是欣慰,他认为这个师侄身上有一种很好的潜质,他恰恰看中了金锁身上的这一点,就是贪心!金锁想博名不假,但是能顺手牵羊捞好处,何乐而不为呢?师叔侄二人一拍即合,很快,侯学武又找来了自己的两个徒弟,一行四人就奔往了陕西。
侯学武不是浪得虚名之辈,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勘察,他已经锁定了这座唐代大墓的具体位置,四个人白天休息,晚上悄悄挖掘盗洞,不过两三天的光景,这条隐蔽于荒芜草地的盗洞就直通到了墓道之内。
侯学武带着金锁和一个徒弟下盗洞,另一个徒弟负责望风。三个人各施绝技,这一路上也是有惊无险,很顺利地到达了墓室之内。唐代追崇富丽堂皇,墓室也修筑得不一般,这里气象辉煌,比地面上的宫殿来也不遑多让。
侯学武亟不可待,没心情观赏风景,让大家赶紧动手。三加五除二,破开了红漆描金的椁,露出了里面的棺。很快,又把棺材打开了,只见里面躺着一具年轻的女尸,身
着华服,面容姣好,就跟活着一样!古人自有古人的防腐绝招,这一点,三个人都是见怪不怪了。
这三个人都属于被贪欲占据了大脑,此刻哪里管得了那许多?侯学武一马当先,就要上前扒去女尸的华服。在古玩市场上,即便是一双清朝的鞋,都能卖个好价钱,更不必说是唐朝的华服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