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 恐怖·灵异 > 悬疑探险 > > 第二十一章巨脸崇拜 (3 / 4)
        魏长青跳下了坑道,伸手摸了几把,然后拍拍手掌,打亮了手电仔细观察后,这才说道:“没错,这是蜀王墓的标志。”

        “这蜀王为啥喜欢脸呢?”

        “不是喜欢脸。我之前没说嘛,这蜀王很信这一带的巫术,传说,蜀地有一种巫术,可以使人返老还童。我觉得,这张脸说不定就是巫术的一种形式。”魏长青虽然说得含糊一些。但是我常年在云南一地,知道有一些巫术的派别确实是这样的,他们所崇拜的东西五花八门。

        多神崇拜,起源于远古时代。远古先民对各种自然现象及自己本身同自然界的关系无法正确理解,于是,产生了万物有灵的观念,并相信万物精灵有善恶之别,善者造福于人,恶者降灾于人,为了趋吉避凶,而从事种种祭祷巫术活动,便产生了原始的宗教。万物有灵,就是多神崇拜。这种与巫术结合在一起的多神崇拜的现象是我国古代宗教信仰的一大特点,佛、道二教兴起以后,表面上处于绝对的统治地位,其实却更加丰富了这种崇拜。

        简言之,佛、道崇拜的是有具象化的神,全部都是拟人化的,有鼻子有眼儿;但巫术崇拜,上到天地,下到草芥,都可以被崇拜。这也是巫术崇拜五花八门最主要的原因。

        与日、月、星辰、风、雨、雷、云、四方、山、川、土地等有关的神祇,全都是

        巫术中各派别的崇拜对象。这么一看的话,崇拜脸,也无可厚非了。

        早在云南的时候,我就接触过四川的一些商人。他们曾经提起了四川凉山一带,据说四川凉山彝族祭司毕摩精于巫术,该族在氏族家之间打冤家时,不仅士兵磨刀擦枪,积极做好军事准备,祭司也作战斗动员,对敌方实行巫术战,毕摩要亲手捏一个泥人或扎一个草人,内放死畜遗骨,把它作为敌人的首领,召开氏族家支大会,诅咒泥人,且以刀砍或针刺,然后偷偷置于敌方村落,认为如此这般,战事一起敌人就群龙无首,溃不成军。彝族流行姑舅表婚,不可违反。一旦有人破坏,将姑娘另许他人,男方则请毕摩架一树枝,拴一只羊和一只鸡,对其诅咒,然后杀死,同时捏一泥人或扎一草人,象征对方,并且用古老的石刀肢解泥人、草人,说:"谁破坏姑舅表婚,谁就像泥人一样下场。"

        其实这就是一种巫术替身,比如东山嘴和牛河梁出土的孕妇陶塑像,案板出土的陶塑像等,曾经有人说,牛河梁出土的大型陶塑像为祖先神偶,而小型孕妇则是巫术的道具,这种看法有道理,仔细推测这种小型像与传统观念里的神像有明显区别:一是残缺不全,多为人为打破;二,有些是在宗教遗址或灰坑中发现的,不是神坛供奉的,特别是案板遗址出土的陶塑女像,已相当残破,无头与四肢,该遗址出土的八件,其中七男一女,而且是被丢在灰坑中,丢时是放在编织物中,其中还有猪骨头、精美的玉指环、骨雕柄饰、玉石和天然珍珠制成的串饰。很清楚,这位女像不像女神,而是旅行巫术时作为替身丢到垃圾堆里的,但为了达到巫术的预期目

        的,还给许多珍贵的肉食和装饰品。问题是,为什么把这些巫术替身打破致残呢?正如民族学资料所说明的,作为巫术替身,是巫师行巫的手段,是以病人或敌人的身分出现的,都是被破坏、被丢弃的东西,目的是使病人康复,或者致敌人于死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