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老虎,我记得有一次跟几个同行聚在一起聊天,听他们讲了一个故事:
在19世纪晚期,尼泊尔靠近喜马拉雅山地区笼罩在恐惧之中。原来,当地有只食人猛兽不断袭扰牧民,男女老幼在丛林中不断遭到袭击,次数非常频繁,场面还都非常血腥。当地人以为是魔鬼出没,甚至有人认为是上天的惩戒。罪魁祸首原来是一只雌性孟加拉虎,它曾经遭到猎人的枪击,但却逃之夭夭,只有两颗利齿遭到损伤。这使得它无法正常不是猎物,只能频繁地攻击人类。
受到这只老虎袭击的人数很快就达到了200人。猎人们纷纷被派往打虎第一线,但这只老虎非常狡猾,人们都很难发现它。后来,尼泊尔政府甚至派军队出马,这可能是历史上仅有的场面。不过,这只虎还是成功逃脱了,后来跑到印度Champawat地区为非作歹,而且大白天它竟然都敢四处徘徊,以至于人们白天都不敢离开家门半步。对于这些食人猛兽们来说,它们结局都是相似的。一个名叫JimCorbett的猎人挺身而出,后来可笑地是,他竟然成了第一位倡议保护老虎的先驱。
最终,Corbett在1911年将老虎杀死,于是当地人将她奉为神灵。当时,这只老虎已经致死436人,而且这也仅仅是记录在案的遇难者,因此它是历史上致死人类最多的猛兽,致死率高过了最残忍的连环杀手…
故事的年代虽然已经久远,却有据可循。据说那一带的居民直到现在都保留下来了一个传统,他们进山,会将一个面具反戴在后脑勺上。因为老虎虽然强悍,但大部分情况下还是会从背后袭击猎物。后脑勺上长一张脸,是为了让老虎分不清正反面。
而我们这一行中,有单人猎杀蟒、猩猩…甚至是鳄鱼、豹的光辉事迹,包括我也单人吓退过一只熊,但是有关于单人收拾掉或者是吓走一只虎…从来没有过。
眼下,惶恐奔命的我不知怎么地,这些往事一件件全都浮上了脑海。我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想的,可能是先保住命要紧,我竟然将自己毫无防备的后背亮给了印支虎。
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印支虎怎会放弃?四只粗壮的爪子在腐泥烂叶中一按一起,身子陡然扑出了三五米!而此时的我已经是累得上气不接下气了,从碎石滩跳进水里,从水里游上来有开始了丛林马拉松。印支虎与我的之间的生死竞逐,简直就是一场货真价实的铁人三项。我终于信了姜昆那句话:“爬珠穆朗玛峰,身后跟着只大老虎,是个人就上的去。”
我的体力已经接近了极限,何况左肩重伤,一直忍着疼痛奔跑。而老虎的体力还很充沛。以前听人说,老虎的爆发力非常惊人。而它每次捕猎,往往依靠这种爆发力,所以,老虎的捕食成功率算不上多高,因为爆发力归零它们就会放弃。可是眼下,我跟这只印支虎从陆地到水里,再到陆地,这孙子可一点儿放弃的想法都没有
,反而距离我越来越近了。
我正惊慌之间,身后印支虎的一声怒吼,“嗷——呜——”阵阵狂风将我湿漉漉的头发都吹起来了。猛觉脑后风紧,见眼前恰好有一个横亘出地面的树根,半人多高,粗壮无比,宛若一条小桥。我慌乱之下赶紧来了一个急刹车,弯腰躲避在了树根下面。刚把头缩进去,印支虎就从树根上方越过,飒飒带风,吹得草木皆动。
我不由心中默念阿弥陀佛,幸亏我有经验,躲得快,要不这一下就见了阎王了。印支虎扑空,我也不敢耽搁,趁着这时往来时的路上跑。印支虎扑击不中,更添恼怒,一跃跳上了树根,怒吼一声,四肢一蹬,腾空而起。在巨大的力量之下,这根柱子一般粗细的树根竟然“喀拉”一声折断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