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急忙跑了起来,朝那条路跑过去。说来也奇怪,我
刚跑到这条路上,就闻到了阵阵清香,这种香味形容不上来,不像是任何一种花香,反而有点儿像是动物身上发出来的味道,很熟悉。千万不要以为动物都是臭的,能自然发出体香的动物也不在少数,比如散香龟等。我非常确定这种味道我闻过,却一时想不起是什么。
我不停地嗅着,鼻子抽动,希望能找到香味的来源。最终,在这条路的三分之二处,我看到了一个对讲机,不知道是谁失落的。我弯腰捡起了对讲机。也不知道这上面粘了什么东西,又稠又黏,绿油油的,还四处流动,就像是一口浓痰。我捡起它来的时候,不得不捏着对讲机的信号杆,但是很快我发现,香味正是从这口“浓痰”发出的!
香?怎么可能呢?这看似外表跟一口老痰没啥区别的玩意儿怎么会发出香气呢?我抱着怀疑的态度凑上去闻了闻,确实,这种香气很特别,就像是一条直线一样,集中不散,从鼻端一直穿透进入了脑仁儿。我不禁嗫嚅道:“还真是这种香味啊!”
我很快确认了,这种香味就是传说中的龙涎香!
龙涎香的大名,谁都听闻过。其实早在汉代的时候,
渔民会在海里捞到一些灰白色清香四溢的蜡状漂流物,大小不等,形状各异。这东西一开始会有一股强烈的腥臭味,但是干燥后却能发出持久的香气,点燃时更是香味四溢,比麝香还香。当地的一些官员,收购后就当做宝物贡献给皇帝,在宫庭里或用作香料,或作为药物。当时,谁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宝物,请教宫中的“化学家”炼丹术士,他们认为这是海里的“龙”在睡觉时流出的口水,滴到海水中凝固起来,经过天长日久,成了“龙涎香”。更早一些,在殷商和周代,人们已将龙涎、麝香与植物香料混合后做成香囊,挂在床头或身上。
当然,经过现代科学家证实,龙涎香其实只是抹香鲸的分泌物,由于它未能消化鱿鱼、章鱼的喙,会在肠道内与分泌物结成固体后再吐出。刚吐出的龙涎香黑而软,气味难闻,不过经阳光、空气和海水长年洗涤后会变硬、褪色并散发香气,大部分用于制造香水的原料,价格十分昂贵。
这东西,现在属于有价无市,毕竟你凭一杆猎枪可以搞定大象、犀牛,甚至老虎狮子,但我没听说有能搞定抹香鲸的盗猎团伙呢(专业捕鲸船除外),所以很难得,我
也只见过一次,还是托了二表哥甘效乾的福。也正因为如此,印象才会这样深刻。
虽然散发的香味和龙涎香一模一样,但是这东西我敢肯定跟抹香鲸一毛钱关系都没有。首先,这莽莽昆仑山中是不可能有抹香鲸的。其次,抹香鲸一开始分泌出的东西是臭的,而且是固体。这跟眼前的这口浓痰形态截然相反。
当然,谁要敢说这就是人吐的,我非得当场打死他。我还没听说哪位高人嘴里吐出来的痰能有这种奇香呢。我不禁想起了老赖对我讲的,八百媳妇为了联合察合台汗国,将龙进献给了后者。按照这种说法,难道龙就在这里?想了想又不太可能,谁也不知道龙的寿命有多长。不过我总觉得过去了几百年,这条龙挂掉的可能性很大。再者说,如果说龙在察合台汗国,那八百媳妇那边的从龙军不是白忙一场?龙牌或许可以提供这方面的信息,可惜现在没人能帮我翻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