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转过最后一道弯的时候,呈现在我面前的是一处典型的农村景象:一棵大槐树下,放着一座大石碾子,两边是土墙围起的院落。跟印象中的农村比,只是少了人气。大槐树依旧茂盛,但是石碾子上落满了灰尘,就连两侧的土墙都已经倒塌了。这里就是徐家庄了。
我迈步进村,却想起了一直忽略的一件事情:闫教授并没有说那间放有遗像的屋子的具体位置。好在村子并不大,挨家挨户地找就是了。北方农村的房屋制式大多一样,木质的院门,宽敞的院落,左右是两个卧室,中间靠门的地方是灶台。
我推开了第一家的院门,没想到,早已破败不堪的门板应手而倒,两侧的房屋
都已经倒塌了,只剩下了中间的屋子还在坚挺。屋顶上长满了杂草,屋顶已经露出了一个大洞,看样子也坚持不了多久了。进屋一看,这里除了一个灶台,再无其他。我只得退出来,走向了下一个目标。
长这么大,这是我第一次一个人游览一个村庄。有的院墙完全垮塌,童心未泯的我偶尔也会直接跨墙而过,一连转了三四家,都没有传说中的遗像。我在想,事情过去了毕竟二十年了,徐瞎子说不定早已不在人世,那么遗像呢?难不成被徐瞎子带到坟里了?一想到跟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遗像(甚至可以说就是自己的遗像)陪着一个老头儿长眠地下,我情不自禁地打了两个寒颤。
此时,半空中突然一闪,周围如同白昼,天际边传来了滚滚雷声。紧接着“哗——”,豆大的雨点倾盆而下,砸起了积攒了二十年的尘土。扑入鼻中,尽是尘土的味道。我连忙就近躲进了一家农户中,抬头看看,头顶上的建筑摇摇欲坠。我又向后躲了躲,蜷缩在墙角中。闪电雷声肆虐,大雨下得更欢了。看样子,一时半会儿还停不了。
就刚才这一会儿,我身上的衣服已经湿了。于是赶忙生起了一堆火,木柴就是窗棂,趁着没完全被雨水淋湿。看着火渐渐燃起,我心里多少踏实了一些,我没想到,这时不过初春,竟然会下这么大的雨。寒风裹挟着雨点,噼噼啪啪地砸进来。门板已经完全破败了,想挡住斜入的雨水是不大可能了。我只好多添一些柴,加大火势,免得被熄灭。
就在我冒雨捡柴的时候,我无意中瞥见雨雾中有一户人家似乎亮着灯。从方位看是在村子的东方,距离我的位置有一段距离。这种鬼天气,又是在一个废弃的荒村,谁会在这里呢?我第一个念头:难道是徐瞎子?想到这里,我也顾不上添柴了,背上行李,打开雨伞就往那边走去。因为雨势太大,道路又都是土路,途中我滑到了好几次。
踉踉跄跄,浑身泥泞地来到了印象中亮灯的地方,却发现,看不到那点灯光了。我心里一惊,难道是我自己眼花了?正在怀疑的时候,我忽然发现北面有一盏灯亮起。我急忙加快步伐,朝那边走去。当我狼狈不堪地赶到那里,赫然发现这这点亮光也不见了,周围一片黑暗。我看看表,现在不过下午四点钟,但是天已经完全黑了。天地间全被雨水遮掩,就像是老天爷在泼水,这么大的雨势完全可能阻挡住我的视线。我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回头一看,南面的灯又亮了起来。
我心中纳罕,徐瞎子会凌波微步吗,还是故意耍我呢?冷不丁的,我又想起了我那个远房叔叔迷路的事情了。我心头一凛:糟了,该不会这么巧,真让我遇到脏东西了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