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宪章叹了口气说:“你是运气好,可不是所有人运气都好啊。”这句话一出口,他们四个人除了太乾,都跟着在那里摇头叹气的。我问是怎么回事。
老赖不等黄宪章开口,就说道:“黄老哥二十年前,目睹了科考队遇难的全过程!”
我大吃一惊,这可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了。二十年前的事情,我挠破头皮都想不出个所以然来,没想到眼前这位老人竟然是当时的目击者。
金锁主动往旁边挪了挪,闪出一块空地儿来,又对黄宪章说道:“老先生,不好意思了,还得请你从头说一遍,我这哥们儿就对这些事情感兴趣。”
黄宪章从上衣兜里摸出了一根自制的卷烟,伸出舌头润湿了烟身,金锁主动掏出打火机帮他点着。他这才缓缓道出了当时的事情。
二十年前,科考队进山,新疆建设兵团接待了这些人。而黄宪章恰恰是这次接待任务的负责人。当时民风纯补,兵风更是正派。得知是政治任务,黄宪章自然不敢轻视。
记得那是1996年3月,跟我们现在的时间差不多。黄宪章接到了上级的电话,要他负责接待科考队,保障他们的补给,提供一切尽可能的帮助。黄宪章当时是上尉,负责临近九别峰的一处兵站的运转。因为当时旅游业还没有兴盛,所以除了部队的士兵,常年见不到别人。
所以那一天,黄宪章命令大家做了一次大扫除。将兵站的里里外外打扫干净,还准备了当地的民族特色食物,拉了一条横幅,甚至还让战士们准备了一台别开生面的欢迎联欢会。
那天的上午十点半,科考队成员搭乘着兵站的军用卡车到了。十三位科学家依次下车。
听到这里,我忽然打断了黄宪章:“等一下,老首长,您说科考队是几位成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