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沉吟了一下:“这样吧,为了节省时间,短信号,三下。”
金锁重重点了点头。
我从新制作了一把“飞天索”,不费吹灰之力就钩住了墙头。为了防止脱手,我将绑住金锁的那根绳子也绑在了自己的腰间,朝左手心吐了两口唾沫,开始第二次攀登。
金锁大气都不敢出,眼睛瞪大了望着我。
幸亏,墙上的龙纹雕饰凹凸不一,抓取点和着脚点都很省力。当反复几个动作后,我忽然觉得,这些看似杂乱无章的浮雕似乎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比如,我脚踩在了一条“龙尾”上,同时,我两只手的附近,肯定有突出的龙头!但我攀爬了一定高度,想要用脚踩龙头的时候,出现的最方便的落脚点,必然还是龙尾。简单
结说,在这场高度为二十五米左右的“攀岩”运动中,我脚踩到的必然是龙尾,方便抓取的,必然是龙头。虽然我拽着飞天索,只是偶尔凭借浮雕借力,但是这种情况确实令我惊异。而直到第二次攀登,我才发现这一情况。而这一切,都好像是当年雕塑师们刻意为之,此等工艺造诣,着实让我叹服。
十多分钟后,我就站在了墙头,这堵墙的宽度很厚,几乎一米。我站在上面四处观望,可以看到林林总总,有的墙很厚,坦克开上去都没问题;有的墙就像是一张纸。我终于明白了这座迷宫的秘密之一,就是利用这些厚薄不一的墙体,让人在不知不觉中产生方向的偏移。这一招确实厉害,表面上,我们所走过的路全都是正东正西正南正北,但实际上,早已中了招。
“喂,毛哥,别看新鲜啦,出发啦!”金锁双手拢在嘴边,朝我大声呼喊,他的声音在迷宫中回荡开来,产生了巨大的回音。
我拿起手电画了一个圈,意思是出发。
我敢说,这座迷宫的上面一定没有人来过,墙头积攒了几百年的灰尘似乎就是为我一个人准备的。我已经将步速调整得很慢了,但脚掌落下去的时候,还是会掀起簌簌灰尘。在下边跟着走的金锁更是倒了霉:“卧槽,下雪了?”而遇到空隙窄的地方,我不得不蹲下,跪下,甚至趴下,呛鼻的灰尘气味令我差点儿窒息。几百多年的老灰尘,味道不怎么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