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校长一看,心中一怔,想了想,问:“岳锋的意思,是撤退?”
“显然是这样的。他还说,不管唐生智撤不撤,他五天后一定撤,不留一兵。”戴笠道。
蒋校长犹豫着。
戴笠道:“校长,岳锋预判从来没有错。”
“你的意思是同意撤退?”蒋校长问,“影响很大的。”
“撤不撤退,当然由校长决定。可是我认为,面子与最后的胜利,显然是胜利更为重要。保存实力,才有胜利的机会。”戴笠陪着小心说。。“京城的守卫部队,经过护国上校的调教,不敢说脱胎换骨,至少面貌焕然一新,万万不可拼完。”
蒋校长沉吟半晌:“可是,唐生智不是把桥都炸了吗?想撤都撤退不掉啊。”
“护国上校早就想到这点,做好了暗桥。”戴笠道,“只要上校一声令下,暗桥就会露出水面,可以利用。暗桥很宽大,撤退不难。”
蒋校长果断地说:“我会告诉唐生智,三天后撤退。只是请你告诉岳锋,想办法摧毁鬼子的三十门重炮。”
戴笠笑道:“岳锋早知道校长有此要求,他保证将重炮摧毁。”
蒋校长有点担心:“岳锋多次摧毁鬼子重炮。。鬼子肯定会严密防守,恐怕不容易下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