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出发的时候,自然也是收集了一些食物,除了老魏他们还没有吃过的午餐,大多都是李晴的零食。都是走惯了山路的铁脚板,这一路行来,倒也不算是有多难熬,不过我们还要隔不远,留下一些标识,以供小俊联系到的未知援军,能够寻迹而来。
累不累?真累,这山林有的地方有路,有的地方却并无路,山谷丘陵,悬崖峭壁,起起伏伏几十余里,实际路程更是难以计数,满山遍野的马尾松林、数不胜数的大叶栲、樟树、白楠、杨桐,登高远眺自然是风景如画,锦绣江山,然而行于林间,在这无数落叶与杂草之中,每走一步都觉得艰难。
这种辛劳是整日在钢筋丛林的城市里行走,偶尔旅游也只去设施完备的风景名胜的人们,所无法体会的。
头顶上冷淡的太阳在一点一点地往西偏移,直到它落入西山,将那青蒙的山林子映染成了一小片金碧辉煌的颜色时,我和杂毛小道才陡然发觉到这时光流逝。
我们站在了一片浅卧的山丘之上,前面是一条浅浅如沟的小溪,从林子里往下望,溪边有一大丛黄绿色的毛竹林子,在山丘的对面,是巍峨高耸的悬崖峭壁,而在那岩洞棋布,高低错落的绝壁之上的,则是十数处淡黄色的棺木崖穴,无言地宣示着它千年的存在。
夕阳落下,天空突然变得阴沉起来,云层压得极低,仿佛就在我们的头顶,虎皮猫大人落在了一株粗大的南方红豆杉上,用嘴喙梳理着自己疲惫的羽毛,不时地抖动着身子。
在那竹林与溪水之间,我看到了我们要找寻的青虚一行人。
他们已经除去了地上的杂草,整理出了一个长三丈、宽一丈六的平地,并且砍伐来了毛竹,搭起了一个竹制的祭台,造法严谨,垒土而成,而在这祭台的正中心,则是一个半抱大的铜鼎,并不沉重,但是却透着一股历史的厚重感。我已然知道了小俊他们所带来的汉王赤足双耳鼎是赝品,并且在温泉山庄中已然损毁,只是不知道在这短暂时间内,青虚竟然有这等本事,又筹措了一尊。
青虚三人显然已经在此处逗留许久,然而万事从头起,所以他们一直在忙碌,布阵、插旗、绘符、虔诚祷告……我们在山顶观察了足足一个小时,寒风凛冽,他们居然没有一刻在停歇。
显然,青虚等人虽然德行比那市井流氓还要滥上三分,然而职业素养却是一等一的厉害。
俗话说得好,流氓不可怕,就怕有文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