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 恐怖·灵异 > 灵异鬼怪 > > 第四十三章蚀功蛊虫,敌人闯阵 (3 / 4)
        其实即使尘清真人不让我解蛊,我也会主动要求的,除了要治病救人,还因为我心中有所好奇——要知道,道门对防止巫蛊降头之术是早已形成了一个系统的,如肥虫子这样的顶级灵蛊都近不得他的身,只能下药蛊,然而已尘清长老的修为,寻常药蛊又怎么能够弄得翻他呢?

        当我将尘清真人脖子的大动脉给压制住,立刻感觉到里面传来一阵灼热之意,从他的脉象来看,邪郁于里,气血阻滞阳气不畅,邪气亢盛,气机不利,肝失疏泄,如波涛汹涌,气息多如乱麻,确实是那中蛊之相。

        正捏着,我的左手一痛,却见从尘清长老脖子处竟然钻出三四条细微的节肢小虫来。

        这些虫儿小若蜉蝣,浑身赤红,头部背面具一条暗黑色纵带,向后渐扩宽,延伸至前胸背板后缘,上面细密鞭毛无数,正张牙舞爪地朝着我咬来,试图钻进我的手指中。

        瞧见这东西,我豁然开朗,原来是蚀功蛊。

        何谓蚀功蛊?这东西是用一种学名叫作比尔锥尾螽的虫子炼制而成,《镇压山峦十二法门》中有载,此乃滇西白河蛊苗之法,当年明朝中叶三苗叛乱,朝廷请了龙虎山供奉天师征讨镇压,大败而归,便吃的是这蛊的苦头。

        据闻此蛊无色无味,下蛊手法诡异,具体无人知晓,更为奇特的地方在于它是药,入了常人身体,能够帮忙化血清淤,治疗瘴气,而后虫蛊随翔排出,无病无害;而入了这修行之人身体,却能摄取营养,化作无数蛊虫而盘踞于气海之中,使其昏昏而睡,一旦凝聚气息,立刻全身刺痛,仿佛骨头上面都有着千万只虫子爬行。

        此蛊乃山阁老所记载,具体制法不得闻,那白河蛊苗虽败龙虎山天师,然而却终因实力不足,在第二次围剿中被大军伏击,死的死伤的伤,剩余的四处逃散,不知踪影——远在缅北的蚩丽妹、蚩丽花一族,便是白河遗脉。

        《镇压山峦十二法门》虽然没有讲到蚀功蛊的炼法,但是洛十八却在备注中尝试着写了其解法,说来倒也简单,需得煎服姜半夏、蒲黄、桑寄生、山慈姑等药物,期间不得运气,由那药物诱发气机倾泻,再服茱萸水,一日三餐饮用,将体内的诸虫灌醉,最后川楝子、黄药子、蓖麻子、雷公藤、八角茴香、花椒、硝石、朱砂等辛辣之物煎剂吞服,吸引体内蛊虫集聚于大肠处,随翔排出即可。

        即便如此,也需得小半个月,尔后方才无恙。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