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公孙熙竹恭敬地神态和动作,上首之人定是公孙大娘无疑。
“晚辈风雨镇李家次子,李弃歌。拜见公孙大娘!”李弃歌说完,朝着那中年美妇做了一揖,但是在身子低了下去的同时,眼神仍然看向对方,并偷偷地打量着这位“佳人公孙氏”。
诗圣杜甫曾在名诗《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中写道:“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当前世李弃歌读此诗时,便曾想过,能舞出让“天地为之低昂”的剑舞之人,就算是位女子,也必定是英气勃勃的。熟料亲眼见到此女后才发现,其形貌举止,皆与传统的江南温婉女子一般无二。
若说她与熙竹、汀兰二女的区别,无非就是年岁大些,更加成熟罢了;论及美貌,这位公孙大娘更是不及她两位徒弟远矣!
公孙大娘起身向李弃歌走来,一直走到李弃歌身前两尺左右处,顺势伸出右手向他肘下一抬。
依照古礼,前辈或长者面对晚辈的作揖、跪拜等礼节之时,都会伸手抬一下,示意晚辈起身说话。但那都是虚抬,也就是凭空比划一下而已,一般情况下不会有肢体接触。
可此时公孙大娘却实实在在的在李弃歌手臂上托了一下。
李弃歌感觉到二人肢体接触的瞬间,虽然觉得这位前辈未免有些不合常理,但也有可能是江湖人的豪爽性情使然,故而未曾在意。
可是当他想顺着公孙大娘这一托之力站直身子的时候,却发现对方这简简单单的一个动作居然蕴含着无穷的后劲,隐然是要将自己掀一个跟头。
“好啊,这公孙大娘是来试我功夫来着?”李弃歌心道,随即自己也运气于双臂,稳住身形,慢慢的站起身来。待到身形已稳,便开口笑道:“前辈太客气了,晚辈年轻力壮,不用劳您搀扶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