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一贝面色平静的看着他的那些装备:“你拿这些东西做什么?”
苏厘呵呵一笑,神秘的说:“我告诉你,这可都是我的宝贝,要不是为了唯安,我才不舍得拿出来。”
“你刚才消失了半天,就是去折腾这些东西了。”
苏厘不满,反驳着:“什么叫折腾这些东西,我可跟你说,他们在篮球场上的一举一动都被我拍下来了,以你苏哥的技术都快赶上专业级别的了。”
蒋一贝听到他说拍下来,有些欣喜:“全都拍下来了,别忘了发一份到我邮箱。”
脑中也回忆起了一些封藏的记忆,说苏厘赶上专业级别的了,她毫不怀疑。
上辈子苏厘开的就是娱乐公司,苏厘有生意天赋,有头脑,敢想敢做。他利用一部青春网络剧进入市场,那是2000时代末期,网络剧对观众来说还很新鲜,很多人都不敢轻易试水,就怕一个不小心赔的倾家荡产,那些先行者就是最好的例子,畏手畏脚,不敢放开来,最后钱都打水漂了。
苏厘不同,他看中了这片市场,第一个吃螃蟹不一定是好的,因为你不掌握吃螃蟹的技巧,说不定还会被螃蟹咬伤,但如果有人替你试过了,你就要争第二,在适当的时机赶快出手,要不然吃螃蟹的人多了,竞争就大了。
网络剧的要素就是制作期短,成本小。你不能用拍一部电影的条件来衡量网络剧,那你注定赔的血本无归了,网络剧说白了就是观众需求下产生的快餐文化。
苏厘抓住了这两点,大胆启用低片酬的新人,再请几个一两线明星客串,利用营销号推销,从而提高知名度,网络宣传节约时间,又降低成本,成效快。
少有人知道,这部网络剧是苏厘自导自编的,据沈唯安说,苏厘当时的员工费还是当时他们这些朋友出的。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小小书屋;https://www.xxs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